欢迎来到旺旺英语网

英语翻译技巧|“大灾有大爱”如何说

来源:www.shangxiaozi.com 2025-02-27

或许是由于近年来我在公示语翻译错误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获得了肯定的成绩,引起过媒体的关注,无意之中好像有了那样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知名度。诚然,以此作为开场白,并不是是由于我沾沾自喜,而是遇见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今年6月20日,南京29中学的一位与我索不相识的姓邵的老师给我打来电话,与我磋商一句宣传标语的英译,这句话就是才出版的第十二期《中国年轻人》封2上把灾难无情人有情,大灾有大爱翻译为 The disaster heartless person feels emotion. The big disaster has the big love. 邵老师觉得,这个译文一定有问题,甚至说存在着紧急的错误,但,当他专程打电话给中国年轻人报社的编辑,向他们求教时,他们的回话是:懂英语的职员觉得可以这么翻译,因此用不着改。

对于上述译文,我与邵老师在电话中进行了一番探讨,我的建议是,这个译文一定不妥,特别是前面一句话的译文The disaster heartless person feels emotion可谓问题紧急,语法不通,用词不当,中式英语气息浓重,简直叫人不知所云。后面那句话的英译The big disaster has the big love,语法上倒是无懈可击,只不过如何看如何感觉别扭,总感觉不像是英语,颇有点像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之类的互联网搞笑英语。Big love如此的表达更是英语中好像没有的词汇搭配,倒是美国HBO电视台推出的一部电影就叫做Big Love,中文还真的就是翻译成大爱。可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电视剧讲述的是美国的一个一夫多妻家庭的烦恼与琐碎故事,居住在盐湖城的男子Bill Henrickson是一位摩门教徒,拥有3个老婆,同时也有三幢相邻的房屋,三个家庭,与7个子女。三位年轻漂亮的老婆每夜轮流享用我们的老公

为了进一步知道状况,笔者求助于互联网进行搜索,结果在某网站发现了其他类似译文,如大灾显大爱,人间有真情被翻译成了Terrible disaster shows large love, full of love on earth.(http://www.netfm.com.cn/xgdj/ydtj/200806/t20080601_462862.htm)其中的大灾显大爱的译文Terrible disaster shows large love与The big disaster has the big love相比并无实质差异,这个译文显然也是不适合的。

这样来看,自512特大地震灾很难来,为了表达全体国人在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之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意志和决心而被广泛引用的大灾有大爱这句话该怎么样翻译成英语,真的成了一个难点,究其缘由,这句话并不是一般的字面意思可以简单讲解了解的,它包括了太广泛而丰富的背景信息,怎么样将它翻译成英文,这里或许可以借鉴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案。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文化负载词总是具备一定量的不可译性,其翻译向来是一大难点。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语空缺,即原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对应表达。在本文语境下,大灾不难理解,也不难翻译,但大爱到底如何翻译才能确切地传递其包括的内涵,绝不是易事,也绝对不是根据字面意思翻译就能大功告成的。著名翻译研究学者孙致礼曾指出,翻译中的最大困难总是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境。

在所有翻译活动中,准确无误的理解是翻译的首要条件和基础。通过百度搜索发现,512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被广泛引用的大灾有大爱,其精髓主要体现为呼吁大伙为灾区人民献源于己的爱,让无情的天灾在爱的面前低头,让爱温暖着每个灾区大家的心灵。也就是说,全国上下向灾区传递的一个强烈信息就是:天灾无情人有情。据此,笔者觉得大灾有大爱可以翻译为The disaster is merciless, but the world is full of love. 这一译文至少有两点值得一定,第一是英文表达完全符合语言规律和习惯,第二是大致传递了与源语相同的信息和内涵。

除去上述理解与翻译尝试,大家或许还可以换一种思路。假如大家对大灾有大爱这句话进行一个语法剖析,可以看出它可以被讲解为带有一个时间状语的主谓结构,也就是说,当大灾发生的时候,大爱就出现了。因此,大家可以将它翻译为Witnessing great love in time of disaster,即灾难即将来临时,大家见证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行动向灾区人民传递的浓浓爱意,乃至整个中国目睹了这份沉甸甸的爱。假如将上述译文从祈使句格式扩展成一个普通的简单句,那样无论是用China 还是we作主语,在语法上都是讲得通的,分别是China witnesses great love in time of disaster或 We witness great love in time of disaster。事实也确实这样,自从512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巨大的人力物力援助从全国各地涌向灾区,带去的是全国人民献上的一片爱心。除此之外,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灾难袭击斯里兰卡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网上也立刻出现了Witnessing Love in Disaster-Stricken Sri Lanka如此的表达。另一个例证是,此次四川地震灾难发生后,国外华人也纷纷行动起来奉献爱心,而南非某华人社团开办的网站上打出了人間菩提--大悲中有大愛如此的宣传语,而其英语译文正是Witnessing Great Love in Time of Disaster。这样来看,Witnessing great love in time of disaster也是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而且,它也是能大致传递大灾有大爱如此的信息的。

其实,大家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期望向受灾者传递慰问和关爱心情,在英语中是有一个常用表达的,这就是ones heart goes out to sb.,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此的讲解是:这个表达常用于向某人表达同情(to say that someone feels a lot of sympathy towards another person)。著名互联网辞典The Free Dictionary对此表达的讲解和举比如下:if your heart goes out to someone who is in trouble, you feel sympathy for them. e.g. Our hearts go out to the families of the victims of this terrible tragedy. 在中国,同情仿佛常常被理解为带有怜悯的成分,因此好像不太受青睐。但,在英语中,有人遭遇天灾人祸并痛失亲人之后,关切人士就会对他(她)说Our hearts go out to him/her。这一表达在欧美国家的英语新闻中也是十分容易见到的,这也是西方人向受灾者表达爱意的最佳选择语言。2005年9月,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酿成灭顶之灾后,美国媒体打出的新闻标题是Our Hearts Go Out To The Victims Of Hurricane Katrina。2005年7月7日,伦敦遭遇连环恐怖爆炸袭击之后,美国国务卿赖斯发表讲话谴责恐怖主义的同时也对英国人民表示了慰问,她说:Our hearts go to the British people。512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表达了关心与慰问,依据国内新华网的英语新闻报道,以色列外长向中海外长转达的以色列政府向中国人民的慰问是如此说的:Our hearts go out to the families of the victims and we pray for the speedy recovery1 of all the survivors2。由此看来,把大灾有大爱表达为In time of disaster, our hearts go out to the quake victim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它至少符合灾难发生之后大家表达慰问和传递爱心的语境;第二,翻译的最后目的就是在目的语国家达成成功交际,而用符合目的语国家受众语言文字和思维方法习惯的译文乃是交际成功的重点。对外交流或对外宣传,信息的内容可以以我为主,语言和形式却需要以受众为主,要考虑以哪种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才能为受众所理解,达到交流的目的。著名翻译研究学者陈小慰觉得,外宣翻译就是应该遵循以西方受众认同同意的话语方法,达到宣传中国的目的的原则,在翻译中采取必要方案,努力打造外宣信息与目的受众之间的认可。

当然,大灾有大爱到底如何译成英文才比较贴切,限于学识,笔者也只能在这里谈一点个人见解,上述的一点探讨也并不是意味着已经有了一个一劳永逸的理想讲解,假如有其他有关人士可以提供更好的见解,那是值得鼓励和欢迎的。在这里可以一定的一点是,对于The disaster heartless person feels emotion. The big disaster has the big love如此的译文,笔者觉得是紧急不妥的,也是着实不敢苟同的,不了解海外读者是不是可以理解。笔者的倾向还是将它进行归化翻译,用英语在类似语境下的最常用表达ones heart goes out to sb.,将它翻译成In time of disaster, our hearts go out to the quake victims,由于翻译绝对不是简单的表面对应。

最后想说一下的是,假如邵老师所言确凿,那样,中青报社编辑部的回话实在值得商榷,其情形叫人不由得回想起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英译名Friendlies于2005年11月公布之后引起广泛争议时,北京奥组委有关人士回话说那是请教了专家学者的,因此不需要改。可是,到头来,福娃的官方英译还是变成了Fuwa,个中意味值得深思。中青报社编辑部有关职员的一句懂英语的职员觉得可以这么翻译,因此用不着改更是充斥着长期以来存在于社会的一种错误看法,即不少人以为只须是学过外语的人就能做翻译,懂外语就能做翻译不止是社会对翻译认识的一大误区,也是国内外语教学中的一个误区。近年来引起看重的公示语翻译错误(诸如贵阳等于昂贵的太阳)就是这种错误认知的产物。为此,中国翻译协会与不少专家学者近年来一直在大声疾呼,试图纠正这种认识偏差,提升国内的翻译水平,为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相关文章推荐

02

27

英语翻译技巧|奥运双语菜单(羊肉类)

葱爆羊肉 :Sauted Lamb Slices with Scallion大蒜羊仔片 :Sauted Lamb Filet with Garlic红焖羊排 :Braised Lamb Chops with Carrots葱煸羊腩 :Sau

07

27

英语翻译技巧|央视栏目名字中英文对照

中央电视台的栏目大大小小有200多个,其中不少栏目的名字大伙都耳熟能详。怎么样把这类栏目名字准确简洁地译成英文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

07

27

英语翻译技巧|中式快餐菜单翻成英文的一些办法

餐饮专业英语主要包含平时会话用语、烹饪技术用语和中式快餐英文菜单等等,而这其中尤以中式快餐英文菜单用得最为常见。要将中式快餐菜单翻译成英文,就先得知道中式快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办法。

07

27

英语翻译技巧|从对“老”的态度说起

大伙肯定记得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阿Q老受人欺负的情节,挨打将来阿Q常常自我安慰地想:即使是儿子打老子。于是他就心认可足地走了。

07

27

英语翻译技巧|官本位文化与机构英文名字翻译

有位朋友翻译成Beijing Import 官本位文化对中国机构英文名字的影响,很多朋友可能从未想到过,所以我想写一个帖子,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所谓官本位文化,简单地讲,就是在社会日常,所有以官为本,而不是所有以民为本。

07

27

英语翻译技巧|“提之携之 喂之哺之”的译法

教育者可能会说:这类学生假如进大学以前,就已经学好自治自律的话,我就非必要这样提之携之,喂之哺之;就是由于基础教育没教好,所以我办大学的人不能不教。虽然是亡羊补牢,总比不教好。

05

27

英语翻译技巧|翻译填空解题方法点拨

翻译类题在初中英语考试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考试试题形式主要有翻译填空、翻译句子、英汉词组互译、选择正确译句等,而中考翻译类题使用最多的还是翻译填空这种形式。下面就谈谈翻译填空题解题方法。

05

27

英语翻译技巧|全球十大最难翻译单词

据英国《泰晤士报》22日报道,在全球1000名翻译职员的帮助下,英国伦敦今日翻译公司日前评选出当今世上最难翻译的词汇,其中,班图人的希鲁巴语ilunga一词位排名第一,它的意思是:世人想以德报怨两次,但决不会有第三次。 在英语方面,意思为全

05

27

英语翻译技巧|英文翻译中文考试试题中容易见到

1. ... not so much...... as ... 与其说还不如说 ... not so much that.....as that...... 与其说还不如说 ... not so much as..... 甚至于不,

05

27

英语翻译技巧|50句经典英文翻译(2)

11. Yet for all the talk of a forthcoming technological1 uTOPia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implications of t